出书赚钱吗?
经过一年的“煎熬”,新书《Spring Boot技术内幕:架构设计与实现原理》终于在7月1日这天跟大家见面了。有朋友帅气的立马下单,也有朋友帮忙在群里、朋友圈转发,不胜感激。也有朋友私聊说:对出书很感兴趣,能聊聊吗?
其实画外音或许就是:出书挣钱吗?如果挣钱,如何出一本书?
为此,专门写篇文章就跟大家聊聊关于(技术圈的)出书、副业、挣钱。
出书在副业中的位置
作为技术人员,大多都想发展点副业,要么挣点外快,要么实现职场转型,要么给自己镀金。出书便是其中的一个途径。
就在前两天,老王在他的公众号“Java中文社群”(一个纯干货的公众号)中写了一篇关于自由职业的文章,专门提到技术人实现自由职业的几种途径。这里采用拿来主义,分享给大家。
“第一类:以经营微信公众号为主的号主们,这类人占自由职业的大多数,他们至少有2个以上的公众号,每个月有固定的收益,而且比上班挣得多很多,对于他们来说知识星球可能属于副业;
第二类是属于出版纸质书和开训练营的,这种相对于有固定收益的公众号主要辛苦一些,收益也没有公众号主来的稳定,主要看训练营报名的情况;
最后一类就是我目前的这种状态,主要以写专栏为主、写公众号为辅,因为公众号的流量的收入都比较少。”
老王的这段话基本上总结了自由职业的收入途径和对应的辛苦程度。很显然,出书是一件“挣得不多,还挺辛苦”的一个选项。
出书挣钱吗
那么,出书具体能挣多少钱?下面咱们就来算一笔账。
一般情况出书的收入分三种方式:
第一种:买断,一次性付清,后面再刊印多少册跟作者关系不大。这在翻译类的书籍更常使用,有点类似于投稿。
第二种:先按照字符付一定的费用,然后根据销售册数,再进行付费。
第三种:也是最常见的一种,根据书的价格比例来付费,也就是版税。通常大部分出版社的版税在8%-10%之间,根据销量阶梯会有所浮动。去除平台折扣、贴补,假如一本书的实际售价是50元,那么版税就是4元。正常来说技术类书籍销售上万册已经算是畅销书了。以一万册为例,收入4万元,当然还要扣除个人所得税。
而出书的过程从规划、收集资料、撰写、三审三校、出版销售,整个过程可谓倾注了作者的很多心血。这样算来,你觉得出书挣钱吗?
有朋友可能就会说了:这么折腾,有写书的那些时间睡会儿觉不好吗?
是的,如果是出书的目的是奔着挣钱,还真不如多睡一会儿。
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在出书
上面聊到,出书并不挣钱,那么为什么很多人还在挤破头的想出书呢?这要聊聊出书的其他影响力:个人背书和个人品牌。
在某一领域出一本书意味着奠定了你在该领域的影响力、发言权和贡献。试想,当你作为面试官时,两位面试者在其他实力相当时,其中一人出版了一本书,你会优先考虑谁?
正是因为出书的周期长、多方参与、辛苦异常,所以才有它的含金量和影响力。
而且出书在各大平台也开始逐步被认可,被作为一种荣誉和影响力的象征。像国内第一大技术论坛CSDN有图书作者的徽章,微信公众号的个人认证也有图书认证这一项。
也就说,出书并不一定能直接挣钱,但一定可以让你在其他挣钱的方面更有面儿,挣更多的钱。
其他不可忽视的收获
除了上面所说的构建影响力,出书对自身的影响还有两方面不可忽视:结识人脉和提升自身能力。
以书会友,在写书、出版、发行、营销等各个环节你都会接触到除了本行业之外的人才。当书成为畅销书时,更是会有更多的人主动与你建立连接。
另一方面,写书也是对自己专业能力、学习能力、输出能力、思考规划能力的极大锻炼与提高。
就拿《Spring Boot技术内幕:架构设计与实现原理》这本书的写作目的和过程来说,对于普通的开发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只是在使用Spring Boot这项技术,而且也感觉很好用。
那么,这么好用的技术框架它的底层逻辑是怎么实现的呢,它的实现方式是否可以借鉴到其他地方呢?这些问题是不是往往会被忽视掉了?
如果当你来写这么一本书时,你不仅要会使用Spring Boot,还要扒它的源码,看它的底层逻辑,思考该逻辑是否能借鉴到其他地方,同时还要考虑写出来的内容让读者更容易理解。这个过程将是对你专业能力的极大挑战,也是极大提升的机会。
当然,如果你暂时还没有机会通过出一本书来提升自己的能力,也可以直接“撷(xié)取”别人的劳动成果。比如,你想了解Spring Boot的底层原理,不愿停留在浮浅的使用阶段,那么你就可以看看《Spring Boot技术内幕:架构设计与实现原理》这本书。
总之,出书不易,但如果有机会出书还是要努力争取和挑战一把。新书“乍到”,大家多多捧场,以后江湖相见,自当杯酒言欢。
关注公众号:程序新视界,一个让你软实力、硬技术同步提升的平台
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程序新视界原创文章,转载必须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链接